書香江蘇在線

搜索
熱搜: 活動
微信
qq
weixin
書香江蘇在線 首頁 書香資源 推薦導讀 梁白泉:客居南京的川人“覺慧”

梁白泉:客居南京的川人“覺慧”

2017-11-18| 發(fā)布者: admin| 查看: 3341| 評論: 0|來自: 現(xiàn)代快報

摘要: 梁白泉:著名文物專家,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。獲國務院證書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。

  

88歲的梁白泉每天堅持閱讀,也堅持關(guān)注新聞和日益變化的世界  現(xiàn)代快報記者 施向輝 攝

  常有陌生人登門拜訪梁白泉,這讓小區(qū)保安覺得,“他可能是個大人物。”

  其實,這位88歲的前南京博物院院長,如今看起來確實跟其他老人沒有區(qū)別——他個子不高,走路很慢,嘴角常年帶著溫和的笑意,保安跟他求字兒,他也總是笑呵呵地答應。

  但當梁白泉走進書房,在寬大的椅子上坐下,開口談論歷史、文化與現(xiàn)實時,你就知道,那個大嗓門又愛較真的重慶合川人回來了。

  現(xiàn)代快報記者 賈磊

  1946年,梁白泉登上同鄉(xiāng)盧作孚民生公司的“民本號”輪船,離開家鄉(xiāng)重慶,他壓根沒想到自己會在南京呆70年。那時的他剛剛被中央大學(南京大學前身)錄取,除了一份印有被錄取者名單的報紙一無所有,卻雄心勃勃,一心只想當“覺慧”。高覺慧是巴金小說《家》里的人物,出身于封建家庭,一心追求進步,堪稱“時代偶像”。

  少年梁白泉覺得自己像極了他。

  梁白泉出生時,梁家家境殷實,鼎盛時有100畝田地。在三江交匯的山城合川,堪稱顯赫。

  梁白泉是家中幼子,有哥哥有姐姐,但家中規(guī)矩森嚴,少年常常受欺負。后來,由于父親揮霍,家道中落,待梁白泉離開時,連學費和路費都是多方拼湊的。

  即便到現(xiàn)在,梁白泉依然坦言,一點兒都不喜歡這個家庭。當他讀了《家》之后,這種感覺尤其強烈。

  離開成了唯一的選擇。機會很快就來了??谷諔?zhàn)爭爆發(fā)后,重慶成了陪都,又地處后方,無數(shù)學校和老師遷居到山城。后來,合川、北碚也都成了學人聚集之地。與外人一起來的,還有新知識和新見識,梁白泉很快成了諸多求學者之一。

  梁白泉感謝這段經(jīng)歷。時至今日,他依然能清楚地記得“崇敬中學”“建國中學”這些西遷的學校,也依然記得每一個教過自己的老師。

  決絕與感恩,這兩種針鋒相對的性格根植于梁白泉的精神中,這種堅持或者說倔強,讓他看起來跟眼下這個時代有點格格不入。

  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時,梁白泉被邀請回母校。座談時,他堅決不談自己,也少談考古,談得最多的是當年的老師,蔣孟引,賀昌群,韓儒林,這些曾經(jīng)教過梁白泉的先生們,被白發(fā)蒼蒼的梁白泉用略帶口音的言語一再提起。

  此時,梁白泉語氣里滿是謙卑與感恩,這時的他,不像是已功成名就的先生,不像是著作等身的學者,隱約讓人看到的是那個60多年前孤身從重慶來到南京的倔強少年。

  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(yè)后,梁白泉被分配至南京博物院。他很快聲名鵲起。他主持參與的高郵天山漢墓考古與鎮(zhèn)江甘露寺鐵塔塔基考古,在江蘇乃至全國考古界都算得上大事。

  甘露寺鐵塔塔基修復工程在1960年的4月開始,當工程進行到重修塔身基礎的時候,又決定對塔基進行一次發(fā)掘。這一次一共發(fā)掘了10天,出土文物兩千多件。出土的文物,包括有石、玉、骨、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陶、瓷、琉璃、木、漆、紙、絲等14類,其中多是珍貴的唐代佛教藝術(shù)文物。

  1979年5月起,以南京博物院為主,高郵市博物館派員參加,配合開山采石,歷時兩年,對高郵天山漢墓進行發(fā)掘。漢墓屬大型巖坑豎穴、有斜坡墓道的“黃腸題湊”式木槨墓。出土文物標本972件。據(jù)對文物標本的研究和測定,當為西漢中晚期廣陵王劉胥墓。出土的“黃腸題湊”式木槨,與全國出土的十余座同類型墓葬相比,其用料之大、制作之精、結(jié)構(gòu)之嚴、保存之好,世所罕見。

  無數(shù)文物經(jīng)梁白泉之手發(fā)掘,斷代,鑒定。但目前梁白泉的家中,沒有一件文物。

  這幾日南京冬雪,梁白泉家中的書房格外清冷。88歲的老人坐在椅子上,穿著厚重臃腫的棉衣,說話時,能看到他口中呼出的白氣。書房里有空調(diào),但老人沒開,實在冷了,就倒杯熱水一飲而盡。自從妻子去世后,梁白泉就獨居于此,讀書、會客、寫作、作畫。每天上午有鐘點工過來幫忙打掃,下午,偶有舊友和新客前來拜訪。

  在這位考古界的泰斗看來,不沾文物收藏,這是職業(yè)道德。何況,他真覺得自己收獲良多。

  這一屋子的考古工具書是收獲,剛剛捐贈出去的近千件考古檔案資料是收獲,出口成章、引經(jīng)據(jù)典的談吐是收獲,“大道至簡”的人生感悟也是收獲。

  在梁白泉的書房里,除了滿滿一屋子書,最顯眼的,當屬他掛在墻上的這幅字?!按蟮乐梁啞保仁且晃?8歲老人的人生感悟,也是一位讀書人的讀書心得。

  梁老說他讀書分為三個階段,最初為興趣,先讀小說,試圖從小說中尋找人生方向;之后為求方法,讀書愈加駁雜,試圖從中尋找到自己想要的方法;近幾年,他反倒覺得規(guī)律更重要,畢竟“萬物皆有規(guī)律”。

  這并非是簡單的“簡單”,而是繁華之后的質(zhì)樸。如今的梁白泉,既能講出天馬行空又互有關(guān)聯(lián)的故事,也能說出字字珠璣又振聾發(fā)聵的道理。單單一副“漢委奴國王印”的拓片,他就能講出它跟廣陵王璽質(zhì)地相同,工法一致;接著他能講出日本人性格中的善學與善變,講起日本歷史上數(shù)次自上而下的改革;很快他又從明治維新說到歐洲海洋帝國的興衰;然后他又開始惋惜,說古時候中國人也曾是海洋民族……

  而在談起某些話題時,個子矮小的梁白泉又會變身成“斗士”,他高喊“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希望,而文化則是國家和民族的魂魄”,也苦口婆心地傳遞“懷疑與批判是科學的生命”之類的文化體悟。他為中醫(yī)和佛教文化呼吁,卻又對某些文化名人毫不留情地批評。

  這個時候,覺慧回來了,只是70年過去,覺慧已經(jīng)滿頭白發(fā)。

  而這種率真與“看破”得益于閱歷,得益于讀書,也得益于堅持——如今,88歲的老人依然每天堅持閱讀,也堅持關(guān)注新聞和這個日益變化的世界。博古通今之后的簡單,極有力量。

  不過,當你覺得眼前這位合川人漸漸與700多年前釣魚城城頭堅韌勇敢的戰(zhàn)士形象結(jié)合起來時,梁白泉卻又安靜下來,2016年的一個下午,“讀書破萬卷”的他推薦了一份最簡單的書目,上面只有兩本書——《周易》和《山海經(jīng)》。

  先讀小說,試圖從小說中尋找人生方向;之后為求方法,讀書愈加駁雜,

  試圖從中尋找到自己想要的方法;近幾年,他反倒覺得規(guī)律更重要,

  畢竟“萬物皆有規(guī)律”。

 

 

  梁白泉

  著名文物專家,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。獲國務院證書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。

       對話  

  “懷疑與批判是科學的生命”

  讀品周刊:當下古董收藏很熱,盜墓小說被人追捧,拍賣行人滿為患,很多人都想著撿漏發(fā)財,你對這個現(xiàn)象怎么看?

  梁白泉:這種熱,充滿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味道,人們追捧古董,追捧的都是古董的經(jīng)濟價值,都想著靠這個發(fā)財,商人可以這么干,但一旦所有人都開始因為金錢收藏古董,那就很危險了。對于我們來說,古董的意義是什么?我們可以通過古董推斷出古時候人們的生活,他們的禮儀是什么樣的。歷史的真相,往往能通過這些小東西印證。如果真的是古董愛好者,在得到一件藏品時,不妨可以從這件藏品出發(fā),去看一些跟藏品有關(guān)的書籍,去查閱一些相關(guān)的資料,以小見大,能收獲的樂趣,絕對要比單單看價格大得多。

  讀品周刊:現(xiàn)在中國各地都在城市化,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,城市也在擴張,不可避免的,會對一些古跡造成影響,作為考古界的泰斗,你怎么看?

  梁白泉:這同樣是急功近利的發(fā)展手段,這種現(xiàn)象在中國尤其嚴重。我現(xiàn)在每天不光是看書,還關(guān)注新聞,前一段時間聽說全球變暖之后,北極將融化,海平面將上升1米,這意味著什么,許多海洋生物可能會滅絕,對于人類來說,這也是大災難。我認為,人類發(fā)展的未來應該是消除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,國家推行城市化的初衷也是為了平衡城市與鄉(xiāng)村之間的差距,但城市化是不是正在加劇這種分化?目前還不知道。現(xiàn)在看到的是,年輕人們?yōu)榱诉M入城市不得不背負很大的壓力,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,這不算一件好事。其實,任何一件事都不要迷信權(quán)威,懷疑與批判是科學的生命。


鮮花

握手

雷人

路過

雞蛋
版權(quán)所有:江蘇現(xiàn)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:江蘇省新聞出版局 江蘇省全民閱讀辦 主管單位:江蘇鳳凰出版?zhèn)髅郊瘓F 主辦單位:江蘇現(xiàn)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協(xié)辦單位: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會
備案號:蘇ICP備10080896號-8  地址:南京市洪武北路55號置地廣場 郵編:210005 電話:025-84783597 傳真:025-84783531 技術(shù)支持:江蘇現(xiàn)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   隱私政策
返回頂部